“您已經79歲了,沒有想到把這300萬留給自己的孩子嗎?”
6月16日,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中原關鍵金屬實驗室主任、鄭州大學教授何季麟,向鄭州大學捐款300萬元,設立“麒麟獎學金”。
面對媒體的詢問,何季麟院士平靜而淡然地說:“這55年來,在黨的關懷和各級組織的幫助下,我取得了一些成績和榮譽,這一切都歸于黨和國家?!?/p>
“我取得的獎勵來源于科技,也想把它反哺到科技領域。這點資金很微薄,希望盡微薄之力,獎勵優(yōu)秀學子,吸引更多青年才俊投身材料科學事業(yè),勇攀科學高峰,為我國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發(fā)展奉獻青春,貢獻力量?!?/p>
“何季麟院士捐贈300萬元設立麒麟獎學金,體現了甘為人梯、獎掖后學的科學家精神。何院士的境界、格局、胸懷,為全校師生樹立了光輝典范,將極大鼓舞青年學生,為國家科技進步和社會發(fā)展奉獻青春力量。”鄭州大學黨委書記別榮海對何院士高度贊譽。
孜孜以求 從貧困生奮斗為“稀有”院士
捐贈儀式后,何季麟院士給大家?guī)砹艘粓鰟e開生面的課堂——“材料人同上一堂愛國主義課”,分享其成長經歷與科研心得。
他于1945年9月出生于河南開封,家里兄弟5人,自小家境貧寒。
“何院士常常跟我們分享年輕時的故事?!辈牧峡茖W與工程學院執(zhí)行院長王海龍說。為了養(yǎng)家糊口,參加完高考他就到建筑工地上干小工?!八v在開封南大門拉板磚時,有個大坡上去費力,很多人就花5分錢請人助力,為了掙到這5分錢,何院士遠遠二三百米就開始加速跑,用盡全力沖上去?!?/p>
拿到北京鋼鐵學院的錄取通知書,他揣兜里一個星期不敢告訴父親,母親體弱多病,讀大學意味著家里少了一個勞動力,徒增家庭負擔。最后,在大哥的鼓勵與父母默許下,他才去上了大學。
1969年,何季麟從大學畢業(yè),懷揣著“以黨的需要就是我們的志愿”的信念,響應國家需要來到寧夏石嘴山下剛建成的905廠——一個軍工配套鉭鈮鈹冶煉與加工的小廠。
從校園到工廠,何季麟從零起步,自我加壓,努力鉆研,開始了稀有金屬領域孜孜探求的人生之路。
60年代,905廠引進的是日本生產工藝,日本鉭粉工藝比電容量僅為2000—3000μFV/g?!盀榱烁淖冞@種現狀,1970年我們便開啟了鉭、鈮制備技術的自主研究開發(fā)工作,并迅速攻克難題,將鉭粉比電容量提高到了8000μFV/g,完全淘汰了日本工藝?!焙渭诀腚y忘當年的技術攻堅。
20世紀80年代,正值軍工企業(yè)轉民用,905廠要改造生產技術工藝。為了尋求企業(yè)的發(fā)展之道,何季麟便去國外考察,想引進新的生產線。但到了國外,連廠房都不讓進去?!八麄兘^不會在世界的東方培植一個新競爭對手?!焙渭诀肷钍苡|動,立志進行鉭、鈮材料的自主研發(fā)。無數個不眠之夜后,他們取得了成千上萬個技術數據。最終,產品一次性送樣就通過國際認證。
團隊堅持科技創(chuàng)新,2001年后,鉭、鈮產業(yè)已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,成為世界鉭、鈮金屬領域“前三強”。目前,鉭絲綜合質量水平和市場占有量均居世界第一位,鉭粉居世界第二位,鉭制品、鈮制品等20余種產品走出國門。
905廠從一個小廠成長為我國最大的鉭鈮生產廠家、躋身為世界鉭業(yè)三強。同時,何季麟也從一個普通研究人員成長為“稀有金屬”領域的院士。50多年來,他從事有色、稀有金屬冶煉與加工理論和工程化技術的研究開發(fā)工作,研究開創(chuàng)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鉭鈮金屬冶煉、加工工藝、技術與方法并實現了工程化應用,獲得國家技術發(fā)明獎二等獎、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等獎項。
老驥伏櫪 花甲之年開啟人生新征程
“十年前,我應邀來到鄭州大學,回到老家河南,開啟了我科研工作第二階段的新征程。在這里,我感受到了現代化河南建設的蓬勃生機,也親歷了鄭州大學在創(chuàng)建世界一流大學進程中的很多重要時刻?!被貞涍^往,何季麟院士感慨萬千。
2015年,何季麟院士以學科首席特聘教授的身份來到鄭州大學,擔任新成立的河南省資源與材料工業(yè)技術研究院院長,旨在培養(yǎng)一批有色金屬冶金與材料方向的人才,服務河南有色金屬產業(yè)。2019年,何院士擔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和河南省資源與材料工業(yè)技術研究院院長。
“河南是人口大省,何院士掏心掏力想把我們學科建成一流學科,把我們學校建成一流大學?!辈牧峡茖W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王瑞波說。何季麟院士身邊的工作人員深切感受到了他情系桑梓、心系家鄉(xiāng)的情懷。
來到鄭大之后,何院士首先對學校材料學科的現狀進行全面了解,結合河南省的優(yōu)勢產業(yè)進行學科布局,圍繞“服務國家戰(zhàn)略需求、服務河南有色金屬產業(yè)”,布局了金屬與合金靶材、氧化物靶材、高純金屬制備、鋁綠色冶煉、鎂綠色冶煉等8個新的研究方向。
完成學科方向布局之后,又要考慮技術問題。沒有技術怎么辦?沒技術沒關系,他就在國內尋找研究人才引入學校,根據新的布局方向引進各專業(yè)人才。近10年時間里,團隊成員重視基礎研究的同時,強化成果應用轉化,累計獲得各類縱橫項目40余項,入賬經費近1億元。
何院士帶領團隊不斷凝練研發(fā)方向,“我聽得最多的就是要多謀劃、多創(chuàng)新,通過產學研用緊密結合,打造獨具特色的研究團隊,干一件大事。”王海龍說。在此基礎上,鄭州大學周密部署、嚴格論證組建了“先進靶材研究中心”,并著力打造國內領先、國際先進的研發(fā)團隊。“何院士給我們確立了一個靶材夢,即做出一兩種靶材,解決一兩項‘卡脖子’問題,將靶材推廣應用到國家經濟主戰(zhàn)場,在先進靶材研究領域占有一席之地?!?/p>
在何院士的帶領下,鄭州大學建立了“綠色選冶與加工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”和“資源材料省部共建協同創(chuàng)新中心”兩個國家級研究平臺。他帶領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取得突破性進展,2017年學校資源材料學科入選國家“雙一流”建設序列,學科排名大幅度上升,ESI排名進入全球前千分之0.266,位居全球排名第37位。
干一件大事 攻克ITO靶材“卡脖子”關鍵技術
“2020年,我們榮獲國家技術發(fā)明獎二等獎。河南省政府、鄭州市政府分別給予100萬元的科研獎勵,我本人又自籌了100萬元,共計300萬元,設立材料學科麒麟獎學金?!焙渭诀肷钋榈卣f。
本次捐贈的資金中,占重要比例的就是何院士領銜主持的項目成果——平板顯示用高性能ITO靶材制備關鍵技術及工程化。
各種顯示屏如手機屏幕、電腦顯示器、平板電腦等,不僅可以導電發(fā)光,還可以幻化出形式各異的文字和靜態(tài)、動態(tài)的炫目影像,奧妙全在于顯示屏玻璃上涂裝的一層透明導電薄膜。這層膜背后就有一塊看不見的“靶”材料。ITO膜的厚度僅有30納米到200納米,它先被制作成標準尺寸的靶材,由磁控濺射高速撞擊,將其氣化濺鍍到玻璃基板上形成一層膜。
ITO靶材是制約我國工業(yè)發(fā)展的“卡脖子”技術之一。它又稱為氧化銦錫材料,不僅用于有機發(fā)光顯示和觸控面板,還用于太陽能電池和抗靜電鍍膜、EMI屏蔽的透明傳導鍍膜等,在全球擁有廣闊應用市場。中國是銦資源大國,但80%靶材市場被日韓壟斷,原材料大量出口到日韓,我們再高價購買他們的靶材產品,這種ITO濺射靶材幾乎全部從日本、韓國進口,價格高達8000元一公斤。國內沒有一家能做超過32英寸的靶材,燒不出大號靶材、中國平板顯示制造就仰人鼻息,這是深刻的大國之痛,也讓何季麟心痛。
日韓對我國進行技術封鎖,技術保密、裝備不賣、無資料可查。為了解決這個“卡脖子”技術,90年代中期,在何季麟院士的帶領下905率先開始氧化物靶材研發(fā)。自2015年來到鄭大,何院士繼續(xù)深耕已堅持20余年的兩個領域:一個是半導體集成電路用的金屬與合金靶材料,一個是平板顯示方向上所用的氧化物靶材料,持續(xù)研發(fā)這兩大材料并實施產業(yè)化?!斑@是黨和國家關注的、卡脖子的、重點需要突破的關鍵技術?!焙卧菏空f。他組建了自己的研究團隊,從原先的僅有7人,到現在已有40多個科研人員。
團隊自己合成原料、自主研發(fā),形成了一條和日韓不同的工藝路線,申請了知識產權和國外專利。這項成果使中國ITO靶材制備實現了從無到有、自主研發(fā)、到并跑超越的重要轉變,迫使日本ITO靶材降價80%以上,打破國外技術封鎖,加快了國產化進程,為靶材料中國制造到中國創(chuàng)造做出了示范引領性貢獻,最終贏得了2020年度國家技術發(fā)明獎二等獎的榮譽。
2022年,鄭州大學牽頭組建中原關鍵金屬實驗室,他擔任實驗室主任,以77歲的高齡帶領研究團隊沖鋒在科研第一線。2023年,在前期研究基礎上,他帶領研究團隊,與905廠共建“稀有金屬特種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”,助推我國關鍵金屬與靶材領域實現創(chuàng)新和發(fā)展,為服務國家重大戰(zhàn)略積極作貢獻。
傳承后學 點點滴滴皆表率
對鄭州大學資源材料學科而言,何院士的貢獻不僅僅是落在紙面上的數字。他在哪里,他的影響力便帶到哪里。
為了資源材料一流學科建設,在攻破一些科技難題時,他時常帶領團隊在協同創(chuàng)新中心樓上工作到深夜,凌晨1點回家是很常見的事情?!拔覀儠r常圍在他辦公室的會議桌上一起吃盒飯?!眻F隊成員宋建勛教授說。有時和團隊師生一起工作到凌晨12點多,很多青年老師都熬不住了,他依然堅守一線。他做過心臟手術、患有糖尿病,大家多次勸他注意身體,但他仍然堅持?!八麨閲业男枰?,為集體的需要而奉獻,以集體的榮耀而榮耀,殫精竭慮,無私拼搏。國家科技進步獎答辯結束,他就直接去了醫(yī)院。這種求是擔當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們這幫年輕人?!蓖鹾}堈f。
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8級付振華師從何季麟攻讀博士。回憶如何考入何院士“門下”,他頗有感觸。報考博士研究生時,付振華找到了何院士的郵箱,發(fā)送了一封簡歷,竟然接到了何院士的電話,付振華難以置信?!昂卧菏繒H自打電話聯系我?”他不敢相信,趕緊跟導師確認,原來真的是何院士!之后,付振華更真切地感受到了何院士的平易近人。
“他先后指導研究生60余名,并堅持為本科生上導論課,從賀蘭山下的故事講起,激發(fā)本科生的材料報國夢?!痹菏棵貢囉袼颊f。在他的帶領下,團隊于2022年入選“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”。
何院士生活簡樸,格外低調,在鄭大校園里可以時常見到他一個人騎著或推著一輛輕便型電動車,與普通老人無異。有時候加班到很晚,也是一個人騎著電動車回家,佝僂著身體跨在小小的電動車上讓人心疼。
受聘于鄭州大學,學校實行年薪制薪酬。但何季麟院士堅決拒收,稱“只愿為學校多作一點貢獻”。雖古稀之年,他多次帶領團隊赴盧氏縣開展科技幫扶,向品學兼優(yōu)的高中生現場贈送自己簽名的院士寄語卡和愛心紅包。“何院士是科學家精神的傳承者、教育家精神的實踐者,而且還是熱心公益事業(yè)的‘社會活動家’?!碧峒昂卧菏?,王瑞波贊不絕口。
2021年何季麟獲評“全國優(yōu)秀共產黨員”后,他受邀給師生做報告時,語重心長地叮囑大家:“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、高質量發(fā)展時不我待,要振奮精神、團結奮斗,抓牢接力棒,勇敢肩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責任,努力把鄭州大學建設成世界一流大學,努力為黨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貢獻!”
“何院士心系后學用情至深。2020年,我還是化工學院黨委書記時,邀請何院士為化工學院全體新同學上開學第一課,沒想到何院士爽快答應了。”校黨委常委、副書記王利國回憶道,“此次捐贈,我們曾多次勸他考慮考慮,因為他家庭也很樸素,但他還是堅持捐贈。我們對此都很感動。”
校黨委常委、副校長胡少偉表示:“這筆獎學金將由鄭州大學教育發(fā)展基金會負責管理,用于鄭州大學材料學科相關專業(yè)本科生、研究生的助學金、獎學金”。
“明年將進入‘80后’行列,我將再接再厲,努力為國家材料科技和材料產業(yè)發(fā)展多作貢獻,不負國家的培養(yǎng),不負學校的信任與支持?!闭雇磥?,何季麟依然壯志滿懷。(李艷麗 撰稿)
何季麟院士
校黨委書記別榮海代表學校接受捐贈